股市的风格转换过程是漫长的,一种风格的市场可以持续1-2年,然后用1-2年的时间转换,才能变成另外一种风格的市场。比如2007年有色金属蓝筹牛气冲天,2008年死掉,2009年再次回光返照一次才彻底歇菜。2014--2015年的中小创牛气冲天,经历3次股灾,在2015年10月--12月再次辉煌,2016年1月第四次股灾才彻底歇菜。2016-2017--2018年第一季度的白马价值投资蓝筹股牛气冲天。做中国A股,最重要的事就是把握住“风格切换规律”。
周期股包括地产,汽车,航空,轮胎,钢铁,化学,有色金属,煤炭,猪肉养殖,农业等等,这些企业都是周期型。周期股的操作要结合CRB指数,文华商品指数,美元指数,黄金指数,原油价格。要求具备极强的宏观分析能力,至少也得是博士水平。周期股的典型波动特征就是一个轮回一个轮回。永不停歇。
中国股市任何一轮周线级别的股市行情,都必然是政策催生的。没有管理层的态度,没有货真价实的利好政策,是不可能有牛市的。每次周线,月线级别以上大行情都是政策催生的,并且政府的态度是极其明确,如果不明确就不会有大牛市。甚至反弹,都是政策催生的。当确定未来会爆发一轮周线级别的行情的适合,个股日线MACD第一次从0下上零轴的暴跌,就是送大钱的机会。
在商品大空头周期比如2011---2015,就只做空不做多,坚决不持有多单,只找顶不找底。出现比较明确的开空点就进场做空,如果暂时没有明确的开空点,就平仓离场休息。这个过程持续好几年,直到大趋势逆转。在商品的多头周期比如2003-2007;2016-2017年,商品进入大多头周期,简而言之,就只做多不做空,只找底不找顶,在调整的低点,回踩的低点进场做多,在没有明显开仓机会的前提下就离场休息。
交易中想赢怕输的心理,最终会导致交易的彻底变形。该拿的单子拿不住,该进的单子又迟迟下不了决心。走势已经蕴含了所有信息,技术包含一切终须完美.当某位交易者说“我希望”“我期待”“我假设”.“我好想”“要是....就好了”.....时,他已经失去了客观判断的能力,这是一种有害的思维模式,他没有冷静的观察市场在客观的发生了什么。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主观臆想和一厢情愿当中。实际上,市场是没有任何感情的,市场不是一个拟人化的东西比如对手,仇人。市场发生了什么就是发生了什么,他不会管你的头寸怎么样。更不会管你是赚是亏。你持多仓和持空仓跟市场毫无关系。你是赢是亏和市场那更是毫无关系。
交易中想赢怕输的心理,最终会导致交易的彻底变形。该拿的单子拿不住,该进的单子又迟迟下不了决心。走势已经蕴含了所有信息,技术包含一切终须完美.当某位交易者说“我希望”“我期待”“我假设”.“我好想”“要是....就好了”.....时,他已经失去了客观判断的能力,这是一种有害的思维模式,他没有冷静的观察市场在客观的发生了什么。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主观臆想和一厢情愿当中。实际上,市场是没有任何感情的,市场不是一个拟人化的东西比如对手,仇人。市场发生了什么就是发生了什么,他不会管你的头寸怎么样。更不会管你是赚是亏。你持多仓和持空仓跟市场毫无关系。你是赢是亏和市场那更是毫无关系。
交易中想赢怕输的心理,最终会导致交易的彻底变形。该拿的单子拿不住,该进的单子又迟迟下不了决心。走势已经蕴含了所有信息,技术包含一切终须完美.当某位交易者说“我希望”“我期待”“我假设”.“我好想”“要是....就好了”.....时,他已经失去了客观判断的能力,这是一种有害的思维模式,他没有冷静的观察市场在客观的发生了什么。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主观臆想和一厢情愿当中。实际上,市场是没有任何感情的,市场不是一个拟人化的东西比如对手,仇人。市场发生了什么就是发生了什么,他不会管你的头寸怎么样。更不会管你是赚是亏。你持多仓和持空仓跟市场毫无关系。你是赢是亏和市场那更是毫无关系。
最佳的无风险套利就是等到大面积破净(有时也不一定破净)的时候,选择大盘,没有倒闭风险的破净国企工业股玩命买,容纳资金量大,从几亿到几百亿均可买进。这样的机会买进,过一段时间后必然价值回归,利润可观。像2013年底的宝钢股份,2008年底的央企股等等。大家要以此类推。运用之妙存乎一心。其实中国的有公信力的好公司都是大国企。